• 你的位置:十大网堵正规信誉排名 > 新闻动态 >

  • 蔡澜走了,留下50万月薪的8个人和一个秘密
    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9:08    点击次数:124

    蔡澜走了,留下50万月薪的8个人和一个秘密

    妻子死后,蔡澜做了件疯狂的事。

    搬进香港全海景酒店套房,雇了8个人——助理、护理、管家、司机。每月50万港元。无儿无女,83岁,花钱如流水。

    朋友劝他,你这是干嘛?

    他没说话。

    其实答案早就写在2023年的遗书里了。“不设仪式,免扰亲朋。”火化,从简。别折腾了。

    这个行业我看了几十年。从邵氏到现在,从胶片到数字,从纸媒到网络。潮起潮落,人走茶凉。能活得明白的,没几个。

    蔡澜算一个。

    18岁被邵逸夫拉去当驻日经理,那时候多风光。监制成龙的《快餐车》《龙兄虎弟》,票房火爆。后来做美食节目,《蔡澜叹世界》《蔡澜食尚》,还当了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总顾问。

    风头正劲的时候,他说自己只是“玩家心态”。

    玩家…这词现在听起来有点扎心。我们这些在行业里滚打的人,哪个不是玩着玩着就被玩了?

    飞机遇气流,乘客吓得要命。蔡澜端着酒杯,淡定得像在自家客厅。

    “不怕死吗?”

    “我活过。”

    两个字,把一生都说完了。

    他在遗信里写:“我只是一个爱吃的人,为了吃得更好便到处去找。”厌恶“食家”这个称号。大师级别的人物,居然这么谦卑。反观现在这些网红美食博主,拍个探店视频就敢自称美食家。

    时代变了。

    蔡澜的餐饮哲学很简单——“平、靓、正”。价廉、雅观、好吃。听着容易,做起来要命。2017年他创办“蔡澜点心”,在深圳建试验基地,测试菜品整整一年才开业。现在门店60家,连续蝉联大众点评必吃榜。

    但这些成就,在他看来都是“信手拈来”。

    真正让我感慨的是他对孤独的坦诚。2023年网友问:“忆故友是否寂寞?”

    他只回了一个字:“会。”

    会寂寞的83岁老人,花50万雇8个人陪伴。这不是挥霍,是求生。

    金庸走了,黄霑走了,倪匡也走了。香江四大才子,他成了“最后一个”。朋友圈越来越小,话越来越少。倪匡逝世后,他散尽收藏品,彻底搬进酒店。

    “老朋友越来越少,但活着的每一天都要尽兴。”

    尽兴…多奢侈的词。

    他这辈子好像都在和世俗较劲。别人说要结婚生子,他偏不。杨澜问后不后悔无子嗣,他说:“我还没长大,照顾不了孩子。”别人说老了要进养老院,他偏要住酒店。

    任性吗?当然任性。但这份任性,建立在对生活的深度理解上。

    祖籍潮州,生于新加坡寒门。留日时期打工尝遍街头美食,回来后用市井语言写高端食材。从底层摸爬滚打到行业顶端,见过太多人情冷暖。

    摔断股骨颈后还在写专栏,说“写作是活着的证据”。直到6月25日那天,报纸上还刊登着他的新文《吃鱼记忆》。

    死去当日仍在创作,这种职业素养让人敬佩。现在的创作者,有几个能坚持到这份上?

    舒淇发文“🙏🙏🙏”,陈晓卿悼念“受益良多”,杨迪说“游戏人间的态度影响我至今”。跨世代的影响力,不是靠炒作,是靠真性情。

    他说过:“是我玩这世界,不是世界玩我。”

    现在想想,这话有点狂,也有点悲凉。

    住酒店也好,雇8个人也罢,无儿无女也行。重要的是,他活过了。用自己的方式,活得明明白白。

    香江再无四大才子。但蔡澜教会我们的,或许不是如何成功,而是如何面对落幕。

    体面地来,体面地走。

    中间那段路,尽力就好。